最近,有很多人在曬出自己的個稅退稅,有的退一兩百,有的退上千元,還有的……要補稅。
有些朋友就不太明白,為什麽去年已經繳過個稅,現在還要做一次個稅匯算呢?
別急,小七這就來給大家講講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兒?
- 為什麽會有退稅、補稅
- 補稅如何減免
- 一定要補稅嗎
為什麽會有補稅、退稅
這次是我國曆史上首次個稅年度匯算,一般來說,個人所得稅超過12萬的都是需要申報的。
不超過12萬的可以不報,但還是建議申報看看,說不定可以退一筆稅,可以加幾頓雞腿呢。
補稅和退稅的這筆錢是怎麽出現的呢?
其實我們每個月交的個稅都是預扣預繳,但一年裏拿獎金、換工作等等都會影響繳稅額。
等到一年算總賬的時候,就會多退少補了。
退多少、補多少的金額不需要我們自己算,下載【個人所得稅】APP,注冊/登錄之後,點擊【常用業務】—【綜合所得年度匯算】,就能看到。
△ 個稅app首頁
補稅如何減免
需要補稅的朋友也先別慌,你還有以下辦法可以減免補稅稅款。
1、6項內容抵扣個稅支出
包含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6項內容。
△ 專項抵扣頁
如果你家裏有60歲以上的老人、有上學的小孩、有房貸、或者一年中生過大病,都可以申請減稅。
其中,大病醫療不是指得了癌症這樣的大病,主要看金額:個人負擔金額超過1.5w可以申請抵扣。
2、捐贈額度
△ 捐贈抵扣相關規定
如果你一年中有做過公益慈善捐款,也是可以抵扣個稅的。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慈善捐款都可以抵扣個稅。隻有具備資質的慈善機構所出具的捐贈憑據,才可以享受個稅抵扣。
3、其他抵扣內容
△ 其他可抵扣項目
如果你購買了年金、商業醫療險、稅延養老保險等等,都是可以抵扣個稅的。
需要注意的是,這裏的商業健康險不是指重疾險、意外險、醫療險、壽險這些我們常見的險種,而是稅優健康險。
稅優健康險一般是無法個人購買的,通常是企業為員工一起購買的商業保險,但是它起到的作用不大。
總的來說,可以抵扣個稅支出的內容還是挺多的。這麽一算下來,即便是補稅也可以少交一部分。
一定要補稅嗎
有的朋友看到自己需要補交那麽多個稅,於是把APP一卸載,裝作沒看見,以為這樣就可以不用補交個稅了。這樣做真的行嗎?
有兩種情形是可以不用補交個稅的:
- 年收入低於12萬
- 補稅額低於400
其他的情況還是得乖乖交稅,不交會有罰款!
△ 相關新聞
2019這一年的個稅匯算截止至2020年6月30日,在這之前,需要補交的就補交。
如果到期了沒交,每拖一天,就會收取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還會影響個人征信。
所以啊,別想著裝作看不見,該交的個稅我們還是得一分不少地交上去。
☀有任何關於保險的問題或谘詢保險規劃方案,可私信小七~
點擊頭像關注【小七探險】,了解更多保險幹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