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單位有個老同事,80年代末期的老牌大學生,已經五十出頭,才混到副主任科員。機構改革前,單位麵臨整合,大家紛紛填補空位,能上則上,能晉一級都晉一級,領導也都支持,但也有部分人因為各種原因,還是原地不動,包括這位五十多的副主任科員。
其實他人也不壞,這麽多年混過來,獨來獨往,工作幾乎沒幹,不怎麽受同事們待見。
在單位的大會上,領導講到近期對大家職務晉升的考慮安排時,他當著所有同事的麵,質問領導為什麽不考慮解決他的主任科員待遇,他說:在單位這麽多年來,他沒有功勞有苦勞啊。
他聰明的地方在於,沒有當著所有同事的麵去和誰做比較,沒有說誰誰誰晉升了,而沒有考慮解決他的級別待遇之類的話。
會後第二天領導找他做了一次長談,過後沒有多久,居然他的主任科員的待遇問題解決了。
從這位老同事的例子可以看出,當麵頂撞領導,如果不是自己理虧,並不一定是壞事,也許結果對自己還有利。
分析總結這次事件,頂撞領導也要講究方法:
一、隻針對領導,不針對其他同事。不能犯眾怒,這是基本原則,如果與大家作對,無異於當眾自取其辱。
二、隻就事論事,不能擴大到其他事。擴大說其他事,難道是要全麵反對領導,那還能有好下場?
三、必須有站得住腳的理由,哪怕是自認為的理由。當眾頂撞又無理取鬧,還不需領導開口,其他同事就把你看白了,這種已經朝瘋子方向發展了,不在正常之列。
能同時做到以上三點,當眾頂撞領導可能絕處逢生,達到個人目的。
以上三點如果不能同時做到,那還是算了吧,趁早打消當眾頂撞領導、達到個人目的的念頭吧。當眾頂撞領導是著險棋,在古代當眾違抗聖旨可是要被殺頭的。
換位思考,如果你是領導,正好殺雞儆猴,槍打出頭鳥,打壓打壓敢當眾挑戰領導、讓領導難堪的愣頭青,為自己樹立威信。
頂撞領導,是不得已而采取的下下策,其代價肯定是被打入冷宮。這種方式可能也隻適合在冷宮中的人,拚了老底,搏一搏,來爭取一點小小的利益。作為職場人,要避免成為一根筋,與同事格格不入的情況發生,人在屋簷下,該低頭要低頭,該合群要合群。
當眾頂撞領導的方式成功次數是小於等於1的,因此聰明的人在工作中有合理建議,有晉級加薪的個人想法,會找機會單獨給領導匯報。在場麵上領導的權威是需要維護的,哪怕下屬說的是正確的合理的,也要注意表達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