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關注”,可以通過後台菜單查看更多投資經驗分享
經常有朋友討論,未來退休的時候能從社保拿多少退休金?
其實我身邊就有些朋友正在辦理退休,大部分人拿2000上下,如果能拿4000的,就算是比較高的。
不過也有朋友質疑,覺得退休工資4000並不算高,有些人退休之後拿6000 8000甚至更高的呢。
一、差異
要了解退休工資處於什麽水平,首先就要找一個基本參照標準,這個參照標準基本上都是以當地的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養老金為衡量點;如果認為這個衡量點還不夠能說明問題,還可以找出全國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養老金或者經濟發達地區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養老金來做一個對比,也許更能說明問題。
月養老金4000元的標準,肯定要高於2019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平均月養老金2750元左右的水平,也接近了2019年北京企業退休人員平均每月4157元養老金的的水準。一般來講,每月拿4000元的養老金,起碼沒有被平均,這乃是一個莫大的安慰,一個相對還行的待遇,在中小城市更是如此。
凡是在北京到點退休的企業人員,每月能拿到4000元的養老金算是一個中檔水平,或者說中檔偏低水平;每月能拿到5000元7500元之間的養老金算是一個中高檔水平;每月能拿到9000元以上的養老金,就算是一個高檔水平了。
目前,到點退休的北京企業男性退休人員中,養老金低的3500元,高的能超過7000元,可以說是參差不齊,因為繳費基數的差異非常之大。養老金拿得少的,基本上都是沒有單位,自己繳費的靈活就業人員(下崗失業人員)。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北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每月養老金基本上在6500元至8500元之間,高的每月養老金可以達到12000元以上。如果把每月4700元的養老金與之相比的話,那絕對是低檔水平。
標準是一個動態的參照物,而不是靜態的參照物,看你以什麽樣的標準作為參照物,這一點,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心理上才能有個基本的平衡點。我們既不能悲觀,也不能盲目樂觀,放平心態是至關重要的。
二、案例
我有一位朋友剛剛辦理退休,他從1976年開始工作,直到2019年退休,一共工作43年。退休時的工資大約4300元。
再說多一些基本資料,讓大家理解是4300元意味著什麽?
首先他辦理退休時是在廣州,最後的工作是建築造價師,每月的工資15,000。從他工作開始一直到90年代中,都屬於視同繳費。而在開始需要買社保時,他們單位就開始幫他們買社保,一直到退休前。
他的退休前工資是15,000,目前廣州的平均工資是7000,而他的退休後工資隻有4300。而且他相當於交了43年的社保。
所以說如果現在的退休工資有4000處於什麽水平,那就要看怎麽去比較。
如果放在全國跟其他退休人群來比較,這可能是高的。畢竟跟農村的退休農保比起來,那就差很遠了。很多農村的老人家一個月才領幾十元到一兩百元。
同樣在廣州職工退休的,現在也有不少人隻是領2000多元。
當然也有一些人的退休工資比較高,往往是過去一直都在事業單位或者公務員。有一些老人家現在的退休工資8000到1萬左右,比一些在職的小年輕收入還高。
三、總結
但如果自己跟自己比,那就挺悲哀的。
就以上麵說的這位大哥為例,工作了43年,通過個人的努力,成為了建築造價師,在行業內已經算是專業人士在工作時,僅工資收入就15,000,至少相當於小康水平。
但是在工作43年之後,隻是一夕之間就變成了退休人員,收入隻降到4300。如果原來算是小康水平,現在4300,也許隻是溫飽水平。
不管以前的工作再怎麽認真努力,不管以前的專業水平怎麽高,這些都隻體現在還有工作時,隻體現在領取工資時。
一旦沒有工作了,一旦沒有工資了,自己能有多少錢,關鍵不在於交了多少年的社保,關鍵在於自己以前有沒有做好投資理財,有沒有形成良好的現金流。
財說得明白,帶你看懂財經現象背後的真相。
關注微信公眾號:“財說得明白”,還能看到更多的銀行理財產品,基金產品的評測係列。還有購房方麵的技巧分享。
關注財說得明白後,後台的菜單,可以更方便看到近期的熱文與幹貨。